蒙牛乳业大动作!
洞悉商业本性,直击企业核芯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319.HK,以下简称“蒙牛乳业”或“公司”)有大动作。据蒙牛乳业消息,7月23日,公司完成发行2030年到期的人民币20亿元债券和2035年到期的人民币15亿元债券,合共35亿元人民币,用于现有债务再融资。在行业周期性挑战之下,“要强”的蒙牛乳业稳中求变、提质增效。2024年,公司现金流稳健,经营利润率创新高,达到8.2%。经营显“韧性”的蒙牛乳业积极提升股东回报,2024年拿出20亿元用于分红,彰显其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01
夯实可持续发展韧性
蒙牛乳业1999年成立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如今已形成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品类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拥有特仑苏、纯甄、冠益乳、优益C、每日鲜语、随变、绿色心情、瑞哺恩、贝拉米等明星品牌。在高端纯牛奶、低温酸奶、高端鲜奶、奶酪等领域,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蒙牛乳业在国内共设有45座生产基地,并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及新西兰设有生产基地,年产能合计超1399万吨。公司着力整合优质资源,先后对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进行战略投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高品质奶源,在澳大利亚拥有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食品商贝拉米。3月,蒙牛乳业发布2024年财报,这也是新任CEO高飞的首份年度成绩单。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周期性调整等多重挑战,公司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提质增效,全年实现收入886.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39.6%,经营利润达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8.2%,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公告显示,公司对旗下“贝拉米”商誉和相关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拨备,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发生乳牛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和相关商誉减值,尽管两项因素导致公司2024年净利润下降,但为其未来健康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确定性。乳制品行业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蒙牛乳业积极降本提质增效。例如缩减各类费用支出,2024年行政费用下降10.8%至42.29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4.8%;业务经营费用总额(包括销售及经销费用、行政费用及教育附加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其他税项)下降8.7%至278.337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31.4%;员工数量减少逾5000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得益于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实施,2024年,蒙牛乳业经营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为83.3亿元,主业造血能力稳健,展现出强劲的资金实力。蒙牛乳业践行“营养世界每个人的要强”,一直以“要强”精神与消费者共鸣。作为全球乳业首个奥林匹克TOP合作伙伴,蒙牛站上巴黎奥运会世界舞台,展示中国品牌的“要强”力量。在全民健康层面,蒙牛发起的“百城马拉松”品牌活动,2024年覆盖110场赛事、吸引超220万跑者,塑造“营养支持+运动场景”的消费闭环。尤其是2025年春节期间,蒙牛借助《哪吒 2》火爆出圈,并通过全线产品合作实现了品牌声量与销售数据的“双丰收”。高飞在电话会上宣布,“2025年蒙牛将整个现金分红的比例提升至45%,现金分红的总额将近20亿元,我们也希望通过回购、分红等,继续为股东创造更好的价值和回报。”展望2025年,高飞表示,新的一年,在国家扩大内需、消费提振等有利政策的推动下,乳品需求有望稳步回暖,行业供需矛盾正在持续改善。蒙牛也将坚定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始终围绕“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的价值观,不断打造新产品、提供新场景、拓展新赛道,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以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民族奶业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多家券商认为,乳制品板块拐点已现。2025年,随上游供给出清、原奶周期反转,蒙牛等头部乳企有望在顺周期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推动收入回暖和利润端的修复,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击机会。花旗、摩根士丹利、高盛、美银、汇丰等多家外资行将蒙牛纳入2025年港股消费板块首选。END编辑 | 晓贰排版 | 伍岳主编 | 老潮图片来源于网络|留言转载|线索爆料|商务合作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