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号 发表于 2025-4-21 06:16:38

登顶全球第一,三花智控,一战封神!

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演“中国速度”。2024年,比亚迪以360万辆销量狂飙登顶,整整甩特斯拉近170万辆,在电动化赛道上划出一道耀眼的超车弧线。而当全球目光聚焦于车企争霸时,一条隐藏的产业暗线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供应链版图:中国汽车零部件军团在全球百强榜的席位,从十年前的2家暴增至2024年的15家。其中包含,国内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国轩高科,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热管理龙头三花智控等。
在这场无声的供应链革命中,三花智控堪称“关键破局者”——这家浙江企业用十年从乡镇小厂逆袭为千亿市值企业,掌舵者张道才的“超前十年”战略,更是制造业转型样本。三花智控能够屡次穿透周期,秘诀在“三花精神”——管理之花、技术之花、人才之花,如同三股根系深扎产业土壤,支撑起从阀门隐形冠军到机器人新贵的持续进化。
小商品,大市场从制冷阀件到汽车热管理故事的起点要回溯到1984年——这个被称作“中国现代化公司元年”的特殊年份。当张瑞敏走马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柳传志怀揣技术蓝图踏上创业之路时,35岁的张道才也在同年接手了浙江新昌制冷配件厂(三花控股集团前身)。这家以三朵雪花为LOGO的地方小厂,在他“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理念下完成三次关键跃迁:1996年:自主研发四通换向阀,打破美国兰柯垄断,成为格力、美的核心供应商;2007年:反向收购兰柯全球业务,市占率飙升至60%,改写全球制冷行业格局;2008年:金融危机中砍掉光伏、地产等业务,豪掷10亿元成立中央研究院,押注新能源汽车。这场豪赌,在2017年迎来爆发。2017年4月,三花智控摘得《汽车新闻》PACE大奖,成为首个获此国际殊荣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同年7月,作为核心供应商受邀参与特斯拉Model3全球首批交付仪式。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配件领域构建的技术壁垒与全球化供应优势,三花智控的汽零业务的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营收数据来看,2017年三花智控汽零业务销售收入占比不足13%,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高达40.74%,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老牌上市公司,三花智控的业绩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自2005年上市至今,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实现23.8%、26.2%的年均复合增长,营收累计增幅超56倍,净利润更是实现69倍的跨越式增长。2024年公司经营延续稳健态势,全年实现营收279.47亿元,同比增长13.80%;归母净利润达30.99亿元,同比增幅6.10%。
尽管受行业环境影响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三花的管理团队展现出明确的战略韧性:一方面,加速港股IPO,为机器人业务储备资金;另一方面,推进“本地化生产”策略,在墨西哥、波兰设立工厂,应对逆全球化挑战。这种管理智慧,源自张道才时代便确立的“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的四层研发体系,让公司总能在第一曲线增长见顶前,开启第二曲线——从家电到汽车,从汽车到机器人,每一次跨越都不是冒险,而是管理体系对产业周期的精准预判。
研发驱动背后的技术霸权三花智控的起点是一枚制冷膨胀阀,这看似微小的阀件,实则集成了机械、电气、流体控制等多领域技术,技术壁垒极高。阀是制冷循环中的刚需控制器件,深入了解家电产业链会发现一个现象:美的、格力等头部品牌虽实现上游部件自制,但阀类产品仍依赖外采。
以三花的电子膨胀阀为例,其4毫米直径的节流针需实现200-500档精密流量控制,对电机精度要求严苛,单个部件需历经30多道工艺。对空调厂商而言,阀件单价仅数十元,却需匹配多种类产品需求,且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能效——自建供应链需高额研发与产线投入,成本效益低。三花智控作为全球阀类细分领域龙头,以全品类产品、高精度工艺及规模效应形成高性价比优势,深度绑定松下、三星、格力等家电巨头,以及比亚迪、丰田、大众、理想、特斯拉等全球主流车企,构建起跨产业的顶级客户护城河。依托这一优质客户网络,三花的核心产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统治力。2023年,三花智控的空调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截止阀、微通道换热器、Omega泵等产品,均以全球第一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顶端。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近几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维持4%-5%,2024年研发投入13.52亿元、费用率4.84%,显著高于盾安环境、银轮股份、奥特佳等同行,在技术与成本端筑牢双重壁垒。

未来之战押注机器人2025年被业界定义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而三花智控的布局早已提前布局。早在2022年年报,公司首次披露“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这个占据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近80%的核心部件。这正是三花技术同源性的最佳延伸。因为,执行器本质是精密机电一体化结构,与三花擅长的阀件控制、电机驱动技术一脉相承。
2023年,三花智控与绿的谐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合资企业,强化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2024年1月,三花宣布投资不低于38亿元建设机器人执行器生产基地,覆盖从研发试制到规模量产的全链条。
不过,2024年报传递出微妙信号:“机器人”相关表述频次从2023年的8次降至5次,38亿元执行器生产基地投资进展未作披露。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曾重点提及的“开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用执行器”研发项目——该项目被明确视为开拓智能机器人市场的高价值量核心部件及未来5-10年新增长点——在2024年报中被悄然移除。这可能与特斯拉Optimus量产节奏放缓,及公司资金压力有关(应付账款+应付票据97.77亿元,占净利润315%)。所以,三花智控在2025年1月启动的港股IPO,既为汽车、家电全球化扩张补血,更重要的是为机器人业务储备资金,试图将“小商品、大市场”的战略哲学复制到下一个千亿赛道。此刻的三花智控,或许正站在机器人革命的暴风眼中,等待下一次技术复利的绽放。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登顶全球第一,三花智控,一战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