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号 发表于 6 天前

狂吸700亿,蓝思科技,一鸣惊人!

技术,加速迭代!2007年,初代iPhone掀起“掌上革命”,智能手机凭借终端之王的地位,几乎主宰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18年弹指而过,如今我们已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路口。那么,下一个比肩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可能是什么?答案尚无定论,但AI 眼镜或有一席之地。作为AI端侧应用最快落地的领域之一,AI眼镜兼具互动对话、实时翻译等功能,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I眼镜销量仅21万副,预计2030年将达到8000万副,2035年更将突破14亿副,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成长路径。
这场新终端争霸战中,科技巨头们已纷纷入局:Meta、小米陆续推出新品,苹果CEO库克甚至决心抢在Meta之前推出行业标杆产品。而在这场角逐中,也少不了蓝思科技的身影!在这一领域,蓝思科技与主打人机交互技术的灵伴科技(Rokid)深度合作,为其AI眼镜提供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组装的全链条生产。或许你对灵伴科技尚不熟悉,但它的产品已在多个场景展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其研发的Rokid Glasses,能满足实时翻译、AR导航等高频需求,比如在跨国会议中即时转译多语言对话,或是在户外骑行时投射导航信息到视野中。截至2025年5月,这款AI眼镜的全球预售订单已突破25万台。更关键的是,蓝思科技将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融入这款产品,不仅把单机重量控制在50g以内,更让镜片透光率突破95%,这正是其能在AI眼镜领域快速突围的核心底气。而这份底气,源于它在主业上的深厚积累。公司主营业务看似简单:生产玻璃盖板,也就是手机、电脑屏幕最外面那层坚硬光滑的玻璃。但在这一领域,它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蓝思科技率先将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直接开启了玻璃屏时代。目前,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超八成。
提到玻璃盖板,就绕不开蓝思科技与苹果的渊源。早在2007年,蓝思科技便开始为苹果提供iPhone的玻璃盖板。作为苹果玻璃盖板的重要供应商,苹果多年来都是蓝思科技第一大客户,占其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超过40%。此外,公司还持续开拓新市场,如今已进入华为、三星、小米等头部品牌的供应链。为配合客户产品的更新迭代,蓝思科技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0到2024年,蓝思科技研发费用从14.42亿元飙升到27.85亿元。目前,玻纤产品、镀膜设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通孔玻璃基板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让它在玻璃盖板领域站稳了脚跟。
那么,公司玻璃盖板未来市场需求有多大?公司下游需求比较旺盛,核心的推动力量,来自这2处:第一,消费电子持续回暖。随着AI技术加速渗透,新一轮换机周期到来,消费电子行业随之回暖。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86亿部,同比增长5.5%,扭转了连续2年下滑的局面,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上升到3亿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回升,直接为蓝思科技的玻璃盖板打开了增长空间。第二,折叠屏手机加速渗透。目前,华为、三星、小米等厂商已纷纷布局,苹果也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据预测,2022到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1310万台飙升至1亿台,2027年在高端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40%。
折叠屏通常使用两块屏幕,对玻璃盖板的用量将相应增加。而蓝思科技早已掌握上下折、左右折、多折的UTG、CPI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折叠屏规模化生产,通过绑定华为、苹果等客户,产品放量自然水到渠成。在旺盛的需求下,公司业绩也实现了相应的增长。2024年,蓝思科技实现营收698.97亿,创近五年新高,净利润也达到了36.24亿。2025年一季度,公司保持了业绩的稳健增长,营收达170.63亿,同比增长10.1%,净利润为4.29亿,同比大增38.71%。
但蓝思科技的胃口,远不止于消费电子。在深耕消费电子业务的同时,它正全力开拓两大新领域:1.人形机器人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渐进入量产阶段,不仅拓普集团、北特科技等汽配公司在加速布局,消费电子公司也在悄悄突围,蓝思科技便是其中之一。其实,蓝思科技切入机器人领域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6年,公司就启动了机器人研发。如今,其不仅实现关节模组、DCU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更向智元机器人批量交付灵犀X1整机,堪称一鸣惊人!
要知道,智元机器人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2025年已生产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还与宇树科技共同拿下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订单。通过与智元机器人深度绑定,蓝思科技有望加速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2.智能座舱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座舱正迎来快速渗透期。预计2020到2025年,国内智能座舱搭载量将从1231万辆快速增长到2300万辆,渗透率从49%飙升到76%。在这一领域,蓝思科技的产品主要包括中控屏幕、仪表盘、挡风玻璃等。目前,公司已与30多家车企建立合作,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等,更是特斯拉的全球一级核心供应商。
2024年,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业务实现营收59.35亿元,同比增长18%,营收占比8%,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最后,总结一下。从玻璃盖板到AI眼镜,从消费电子到人形机器人、智能座舱,蓝思科技的每一步布局都紧扣时代浪潮。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它对技术创新的无声承诺。而这份坚持背后,是公司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决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狂吸700亿,蓝思科技,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