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间,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盐津铺子”)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2024年,盐津铺子实现营收53.04亿元,同比增长28.89%;实现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26.53%;实现扣非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19.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4亿元,同比增长70.77%。2025年第一季度,盐津铺子实现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25.69%;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录得1.78亿元和1.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4%和13.41%。盐津铺子上市至今业绩表现
至此,盐津铺子不仅营收首次迈上新台阶,盈利水平也达到历史新高。而在今年一季度,盐津铺子各项经营指标再次创下单季新高。而盐津铺子的这份成绩单,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堪称“优秀”,而“多品类+大单品”的双重驱动,加上渠道调改成果显现,成为助力盐津铺子再创新高的重要原因。
01
“多品类+大单品”战略驱动
盐津铺子成立于2005年8月,于2017年2月成功上市。
上市之前,盐津铺子旗下产品主要包括深海零食、休闲豆制品、蜜饯炒货、休闲素食、肉鱼产品等。2018年起,盐津铺子又布局了中保类休闲烘焙点心的第二增长曲线,增加了面包、蛋糕、薯片、沙琪玛、蒟蒻果冻布丁、魔芋、鹌鹑蛋等新品。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官方微博
到2021年,盐津铺子开始奉行“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全产业链、(未来)全球化”的中长期战略,孵化了“盐津铺子”企业主品牌、休闲魔芋零食“大魔王”、深海零食品牌“31鲜”、休闲烘焙品牌“憨豆爸爸”、蛋类零食“蛋皇”、蒟蒻果冻品牌“蒟蒻满分”等品牌矩阵。通过持续聚焦辣卤零食、烘焙薯类、深海零食、蛋类零食、果干坚果、蒟蒻果冻布丁六大核心品类,带动盐津铺子在2024年业绩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目前,盐津铺子在湖南浏阳、江西修水、河南漯河、广西凭祥共有4个生产基地,公司销售的休闲零食中,95%以上为公司自产。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分产品看,盐津铺子的辣卤零食实现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32.36%,占营业总收入的36.99%。不过,该品类的毛利率下滑了4.06%至31.6%。
其中,休闲魔芋制品实现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76.09%,销量和吨价分别同比增长66.9%和5.5%,实现量价齐升;肉禽制品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0.88%;休闲豆制品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12.06%;其他(含辣卤礼包等)实现营收3.84亿元,同比增长12.08%。
烘焙薯类零食实现营收11.58亿元,同比增长17.31%;深海零食实现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9.1%;蛋类零食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81.87%,果干坚果实现营收4.84亿元,同比增长81.5%;蒟蒻果冻布丁实现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他产品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下滑36.09%。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官方微博
而除了各个品类快速增长,盐津铺子也孵化出了不少大单品。
盐津铺子在财报中表示,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升级、渠道革新等系统性变革,全力打磨和深化供应链,全渠道融合和精耕,全力打磨大单品,精进升级产品力。全面升级供应链体系,延伸供应链,从源头把控品质,核心原料自产化率大幅提升,构建新型研发体系;聚焦大单品,培育爆款大品牌,麻酱素毛肚成为单品销量王,跃升为现象级单品;“蛋皇”鹌鹑蛋进驻山姆会员商店,开启高势能渠道,盒马、麦德龙会员店等新势能渠道持续上量;销售出海战略初显成效,以魔芋品类为核心的公司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泰国市场实现突破,并逐步辐射到全球市场,为中国风味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奠定基础。
02
“渠道调改”显成效
众所周知,在刚上市那几年,盐津铺子一直都是依托在大卖场设立“中岛/专柜”的模式为主要销售渠道。比如在2017年上市时,盐津铺子有53.57%的收入都来自直营商超渠道。
后来,各大企业纷纷利用社区团购、互联网等渠道快速崛起,也给固守大卖场的盐津铺子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早在2021年上半年时,盐津铺子就进入了进入36家大型连锁商超的2988个卖场。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大卖场的客流和动销情况持续下滑,盐津铺子也不得不开始加速渠道转型。2021年年底时,盐津铺子直营大卖场数量就变成了49家2131个KA卖场,其中部分商超系统和门店卖场转由经销商经营。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盐津铺子直营商超渠道还剩12家大型连锁商超的904个KA卖场,实现收入为1.88亿元,较2023年的3.34亿元接近腰斩(-43.72%),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去年的8.13%下降至3.55%。这也是盐津铺子2024年唯一下滑的渠道。在盐津铺子的渠道架构中,取代商超渠道的成为了电商渠道和传统经销商等新渠道。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其中,传统经销商及其他新渠道成为了盐津铺子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截至报告期末,盐津铺子共有经销商3587家,较2023年末的3315家净增272家,为公司贡献了39.56亿元的营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74.59%。而在2017年,该渠道收入占比仅有39.87%。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此外,盐津铺子还加大了对电商渠道的投入。2024年,盐津铺子来自电商渠道的营业收入为11.59亿元,占总收入的21.86%。而在2017年,盐津铺子这一渠道的收入仅有4947.43万元,占比仅有6.56%。当然,盐津铺子也不是一味的放弃传统商超渠道,而是在做好渠道占位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山姆、盒马、麦德龙等会员店的拓展和布局。
此外,盐津铺子对量贩零食的拓展也有目共睹。比如,早在2022年,零食很忙就成为盐津铺子的第一大客户;2023年,盐津铺子更是斥资3.5亿元获得鸣鸣很忙3.32%的股份,但在12月份,又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一家由香港公司新成立的湖南晓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2024年财报(截图) 而到目前,盐津铺子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高达17.18亿元,占比为32.39%。其中,第一大客户就贡献了12.57亿元的收入,占比高达23.69%,毋庸置疑,能有如此体量的单一客户就是鸣鸣很忙(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从区域上看,2024年,盐津铺子各大区域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盐津铺子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0.63亿元,较2023年翻了198倍。
盐津铺子在财报中还提及,2025年,公司将投资3000万美元,新建泰国魔芋生产基地,推出Mowon品牌本地化口味魔芋产品,公司将以魔芋、鹌鹑蛋品类为核心,精耕东南亚市场,开拓日韩、欧美市场,将Mowon品牌中国辣味零食推向全球。
03
“联名”上瘾轻研发
随着业绩水涨船高,盐津铺子的销售费用也同步增长。2024年,盐津铺子的销售费用为6.63亿元,同比增长28.52%,与营收增幅旗鼓相当。
对此,盐津铺子表示,一方面,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和规模增加而投入的费用;另一方面,公司从2023年开始打造品类品牌,2024年二季度参加多场全国食品展会、为品类品牌进行广告宣传及B端的品牌推广;另外(税前)列支股份支付费用4721.68万元。
图片来源:@盐津铺子官方微博
在盐津铺子的营销举措中,“联名”成为其惯用手段。
比如,2024年,盐津铺子旗“大魔王”魔芋素毛肚与六百年中华老字号品牌“六必居”联名;“蒟蒻满分”与国际知名IP三丽鸥联名,发布三丽鸥乐园主题果冻;“31鲜”先是联合妙可蓝多推出爆浆鳕鱼肠,又与周黑鸭联合打造“31鲜”鲜虎皮鳕鱼豆腐周黑鸭经典味……
不过,相比热衷于联名营销,盐津铺子在研发层面就显得比较“保守”了。财报显示,2024年盐津铺子的研发投入为0.8亿元,同比去年减少0.22%,仅占营业收入的1.5%。对此,盐津铺子称:“公司已完成核心品类研发工作,将聚焦新品研发,优化研发机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研发投入的削减可能并不是好事。
所以,对于盐津铺子的未来发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整点消费(ID:ZDXFBA)表示:“并不看好盐津铺子的未来发展。当下盐津铺子只是攀上了量贩零食的‘大腿’,但量贩零食现在已经卷得不能再卷了,很多门店一天才卖几百块钱,迟早也会不行的。所以,盐津铺子未来还是要在自身的产品、渠道进行一些拓展和创新升级,否则的话也只是阶段性的红利。长远来看,‘靠人不如靠自己’,盐津铺子还是要回归到产品主义、长期主义。”
但得益于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多家券商给予了盐津铺子“买入”评级。东吴证券就在研报中指出:“公司在品类和渠道上都不乏亮点:1)品类上魔芋产品势头充足,2025Q1的营收我们预计同比环比均有显著增长。2)2025年我们预计零食量贩还是绝对增量贡献最大的渠道;海外业务和会员制商超在2024年初步尝试便取得不错的效果,在2025年有望实现营收翻倍增长。目前公司仍需一定费用投入,但是随着高毛利品类和渠道培育成熟,净利率有望边际向上。”
截至4月23日收盘,盐津铺子股价上涨4.51%,报收86.88元/股,公司总市值攀升至2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