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扣非巨亏近30亿元 转型进入死胡同 尊界救不了江淮汽车
海闻社观察 出卖灵魂也是有技巧的。都知道传统车企惨,但是在自主品牌碾压合资企业的当下,谁也没想到江淮汽车能这么惨。4月9日,江淮汽车公布了去年的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收入422亿元,同比下跌6.28%,看着好像还好是吧?但从净利润来看,却是另一番模样。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为-17.84亿元,扣非净利润更是扩大到-27.41亿元。这是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更是自2017年起连续第八年扣非亏损。没有了政府补贴,江淮似乎连最后一点体面都守不住了。图源:江淮汽车产销快报车企的业绩差,原因自然是因为车卖不出去了。2024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40.31万辆,同比下降7.42%。其中,江淮汽车2024年乘用车累计销量16.68万辆,同比下滑16.59%;商用车累计销量23.63万辆,仅同比增长0.38%,算下来仅比2023年多卖出883辆。这个数字到今年并没有转好,在刚刚过去的3月,公司整车合计销量仅为3.72万辆,仍在保持下滑。更为严峻的是新能源车的数据,3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仅卖出1556辆,同比去年3月接近腰斩。新能源车时代,把新能车卖成这样,不亏都说不过去了。实际上,作为安徽第一家挂牌的汽车企业,老资历的江淮涉足新能源车行业并不算晚,只不过转型一直不太顺利,错过了时代机遇。早在2009年,江淮汽车就有新能源车面世,但不够成熟的产品并没能引爆市场,新能源车的时代最终还是得由比亚迪打开。直到2016年,江淮才宣布与蔚来合资,正式切入新能车行业。但与蔚来的合作,江淮只是代工方,除了让公司2016年新能车销量达到1.84万辆以外,带来的收入相对比较有限。这场合作最后也没能维持,2023年双方宣布分手,江淮也把合作相关资产给卖了。其实,在和蔚来合作的同时,江淮还有过另一个合作方:大众。大众当时也想切入新能车行业,便和江淮联手成立了一家叫大众安徽的合资企业。但被寄予厚望的金标大众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土气的设计、冷门的自建渠道、较低的配置都成了人们吐槽的点。最终大众安徽也在近几年给江淮带来了持续的业绩压力,一年比一年亏得狠,去年甚至一举亏损了13.5亿元。将希望寄托于与华为合作的尊界品牌,成为江淮汽车最后的救命稻草。2024年12月,投资39.8亿元的尊界超级工厂落地合肥,宣称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和华为合作,是有成功的先例的。2024年,随着问界系列车型爆火,赛力斯市值冲破2000亿,当年营收达到1451.76亿,净利润更是从多年亏损变为盈利59.46亿,成为少数几家盈利的车企之一。江淮也因此下定了决心,想和华为深度捆绑。但不说技术代差与渠道羸弱的现实,尊界还是和问界不一样的,华为品牌加持能力正在消退是一回事,更严重的是,江淮的尊界,是对标迈巴赫的高端车。豪车市场并不是一个卷技术的领域,溢价空间依靠的是品牌价值。单车150万元是什么水准,江淮去年单车均价才10万元出头,品牌断层是巨大的,很难引导消费者的认知。不说别的,你让消费者花150万元买江淮,想想就很难接受。这种机会主义转型路径,与赛力斯All in华为的决绝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25年4月,尊界抖音官方账号粉丝量不足2万,不足问界同期的1%,市场预期已现疲态。当前,国内汽车产业的淘汰越发残酷,错过了技术积累转型窗口的江淮毋庸置疑就是被淘汰者。新能车转型失败,原有生态位也被比亚迪、吉利等巨头挤占,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9%,但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不足8%,已然掉队主流阵营。对于华为来说,尊界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试水,但对于江淮来说,尊界已经是最后的希望。但在目前华为智选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尊界车的口碑并不算好。太过于“老土”的设计被不少毒舌的网友吐槽为“奠界”,在这种情况下,江淮想要逆袭,已经很难很难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页:
[1]